基督教信義會平安堂 |
|
放回餐盤 | 劉立仁教師 2021/12 |
著實,不論是校園或商營餐廳,縱有此舉措,都鮮有列明原因。惟宜家家居在餐廳內當眼處這樣道:「為甚麼要自行清理餐桌面? 試想想,美食當前,而您只需付出相宜價錢。這正是宜家家居要求顧客用餐後把餐盤放回餐車上的原因之一。這樣我們更能專注為您服務及烹調更多餐價相宜的美食。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心甘情願也好,無可奈何也罷,顧客都有更大動機去完成這個不甚習慣,亦不太方便的動作(食完「拍拍屁股」起身走,不是最自然的嗎? )。 背後,大概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作為消費者,支付金錢費用予餐廳,合理期望會得到服務,包括提供清潔餐枱餐具和食物本身,食完飯就離開餐廳,由餐廳職員清理執拾,都屬自然而然的期許;不少人認為這是「應份的」(我以往曾聽過有神學生說,交了學費給神學院,怎麼還要花時間洗碗碟抹枱? ⋯⋯當然,也有神學生都照做,只是草草了事那一種)。若然要將人工成本轉嫁在食客身上,有些人總認為此舉不妥當。 一買一賣,你定價我付費——以合理價格消費後,消費者有權得到相應價值感的東西,就是消費巿場本身的運作;似是自然,更似是理所當然。 近二十年,尤以美國當地為主的超大型教會,強調為涵蓋不同年齡層的會友、新來賓、未信者提供周詳的服務與設施,應有盡有:從振奮人心的崇拜、精妙絕倫(又幽默風趣)的講道、緊密互愛的小組系統,到⋯⋯安全系數極高的兒童教會建築環境與充足有餘的泊車位置(往往甚至是關鍵元素)。弟兄姊妹都看在眼內,教會盡力付出、改善之餘,亦設有渠道讓參與者「回饋」意見——力求盡善盡美。 然而,慢慢這種風氣變得自然,甚至是理所當然:教會管理層理應滿足參與者的每個看似合乎真理的期望。有說這是「消費心態」,從參與到事奉態度皆影響深遠: 「我每個禮拜已經擺低咗好多時間喺度喎⋯⋯」 美國一位資深的教會研究學者Thom Rainer 1 指出:「『沒人餵養我。』這是教會成員找藉口離開教會最常見的抱怨之一。⋯⋯以自我為中心、消費式心態驅動的教會成員正在離開。如下是一些原因:1. 因為他們從來沒得到滿足。2. 因為他們沒有更大的目標。3. 因為他們常常分幫別派。4. 因為他們比其他所有人都多知多懂。5. 因為他們並不理解聖經意義上教會成員的意義所在。」 宜家家居提出「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重點在於我們有權利消費,亦可以有義務幫助這間餐應繼續以低成本經營,為求共贏的局面。 耶穌基督的教會裡面,固然有由神設立的不同恩賜:「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 作特定的服侍,去建立教會;然而尤如馬丁路德強調,教會是基督徒的群體/聚集,強調每個人都有份於建立教會、彼此牧養,不只是當時的神職人員方有特權如此。 「『共』建神家」是不少教會弟兄姊妹的冀盼,然而能真正齊心共同付出的弟兄姊妹,著實不多。大抵是忙碌、不認識如何入手、未被具體邀請、缺乏足夠事奉訓練⋯⋯等因素,也構成鮮有新加入弟兄姊妹投入事奉的現況。 多走一步,放回餐盤,在餐廳推行誠然已不容易;在教會處境,更難。 我相信,更盡善盡美的教會,不是由教會提供更整全的配套與設施,而是由弟兄姊妹自發看到更多並甘心樂意以具體行動回應需要的屬靈群體: 「咦,依排都見你有翻嚟,都未有機會認識你,點稱呼呀? 教會弟兄姊妹都嗌我聶太㗎。」 (尚有更多對話例子,留待我們自己寫下來) 1 Rainer, Thom S.。〈為什麼消費者式教會成員離開你的教會〉。《基督郵報》。2021年5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