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義會平安堂 |
|
VUCA | 梁華廣牧師 2022/9 |
這個字字典查不到,但這幾年,特別是香港人,我們都能夠明白這個字的意思。 VUCA:一切來得易變動盪(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與模糊(Ambiguity)。我們正處於一個 VUCA 的時代。由政情到疫情、由教育到抗疫、由流散到留下,由憤怒到沮喪,由無奈到堅持,我們不知所措,不曉得怎樣應付,到掌握多些,害怕少些,但從來沒有一個既定方案或標準應對的方法。有時採取了錯誤的方法時回應,更是弄巧反拙。無論教會、商界、不同的組織或政府等,都在學習、嘗試、犯錯和學習的漫長過程中。
有不同的專家或書籍就著這個處境都有不同的回應。沒有人有絕對的答案,我也沒有。綜合了一些閱讀、思考和跟資深教會顧問的討論等,也冒險來個拋磚引玉。在這個VUCA 的時代,教會可以怎樣準備或回應呢?我認為第一就是要清楚教會的存在目的是什麼?就如一間食肆,無論晴天雨天,節日平日,經濟好壞,政權交替,營業有沒有時限,有沒有人限,是否只能外賣或堂食等,她都是一個供應食物的地方。教會若認清這方面,就不會拘泥於一貫做開的活動或形式了。 第二則是有效的溝通。因為發生的事情來得太快、太複雜、太不確定等等,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明白和掌握,如果能夠跟不同人士或不同事奉崗位的弟兄姊妹可以作有效的溝通,我們就更能明白和掌握真實的情況。在定出回應行動時,更多人能擁抱和踐行有關的決定。若要作有效溝通,可能我們就要更深的彼此認識和建立關係,又或者是要建立開放接納的溝通文化。 第三是機動性。這是在於我們有沒有常常和足夠的準備。我們明知環境不是我們預期的,又或者是明知某些環境會受到更大的制肘,為什麼我們不早些作出裝備和準備呢?就有如明知 800 公里以外的颱風,將會在預計的時間正面吹襲,我們不會到時才思考怎樣準備的。這些機動性的準備可以是我們的門訓、教會型態或組織架構等。 第四是勇氣。要面對 VUCA 的時代,沒有人有一套完備的方法或十足的把握去應對。縱然作出應變的準備,已符合教會的使命、有足夠的溝通、有良好的裝備、也需要勇氣去冒險,把計劃實踐出來。
如果我們真的願意,我們覺得自己要準備放下什麼以前所學,但現在可能不適用的是什麼呢?又有什麼我們要重新學習的呢?
|
|